公告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先简单为大伙概括一下:
1、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地方,要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与“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2、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要提前申请,主办方要符合有关资格(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需要具备法人资格、需要信誉好,无不好的记录,拥有较强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
3、竞赛属性方面,强调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能向学生、学校收取本钱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成本,做到“零收费”,不能以任何方法转嫁竞赛活动本钱。
4、办赛原则方面,强调组织竞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能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父母参加竞赛活动;竞赛应付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生平等开放,不能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
5、举办竞赛过程中,不能面向参赛者拓展培训,不能营销推广或变相营销推广资料、书本、产品等。
6、2018年9月,委托中国教育掌握同意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初次申报,十月进行集中论证调查,11月教育部集中进行研究决定,各有关申请单位可登录中国教育掌握官方网站www.cse.edu.cn,按公告需要进行申报。从2019年起,将按《方法》规定,每年3月集中同意申报。
此文件针对的是全国性的竞赛,也就是说,此前大火的迎春杯、华杯赛、期望杯、走美杯等全国性竞赛,又大概出目前大众视线当中。
文件中提到,竞赛要做到“零收费”,是否意味着未来的全国性杯赛可以免费参加呢?
2018年9月初次申报,11月可按需要申报,如此推算下来的话,最早12月份可能就有杯赛了?
就这类疑问,大家看一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方法(试行)》答记者问。
1. 请介绍一下颁布《方法》的主要背景。
答:近年来,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面向中小学生拓展了很多不同层次、不相同种类型的竞赛活动。
因为缺少规范和管理,有些违反规定擅自组织进行,有些存在紧急“应试”倾向,有些与招生入学挂钩,有些名为进步教育实为谋取利益,各类竞赛导致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严重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 根据《方法》,申请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具体认定步骤是什么?
答:严格准入条件是规范管理竞赛的要紧首要条件和保障。《方法》明确指出,教育部负责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并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具体受理、初核工作。
详细步骤是:
每年3月,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受理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关于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申请。
每年4月,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对申请举办的竞赛活动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严谨性进行充分论证,或拓展实地调查,提出初核建议。
每年5月初,受托专业机构将初核建议报教育部,教育部按规定程序研究,对赞同举办的,将活动主办方、时间、内容、范围、组织方法、监督方法等信息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赞同举办的竞赛活动,有效期限原则上为1年,期间一般举办1次。
3.《方法》对举办竞赛活动提出了什么具体的组织需要?
答:《方法》第一明确了责任主体,强调指出,申请举办竞赛的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对竞赛活动的全过程承担主体责任。同时,《方法》明确规范了具体办赛行为,切实整治一些竞赛乱象。
一是在竞赛属性方面,强调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能向学生、学校收取本钱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成本,做到“零收费”,不能以任何方法转嫁竞赛活动本钱。
二是在办赛原则方面,强调组织竞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能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父母参加竞赛活动;竞赛应付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生平等开放,不能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举办竞赛过程中,不能面向参赛者拓展培训,不能营销推广或变相营销推广资料、书本、产品等。
三是在结果用方面,强调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地方,要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与“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4. 按今年2月份教育部通知需要,竞赛活动现在都中止了,怎么样确保竞赛活动的连续性?
答:今年是贯彻推行《方法》的第1年,教育部决定于2018年9月,委托中国教育掌握同意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初次申报。
十月进行集中论证调查。
11月教育部集中进行研究决定,各有关申请单位可登录中国教育掌握官方网站www.cse.edu.cn,按公告需要进行申报。
从2019年起,将按《方法》规定,每年3月集中同意申报。
5.怎么样规范面向基础教育范围的全国性表彰、挂牌、命名、平台等活动?
答:近年来,面向基础教育范围的全国性表彰、挂牌、命名、平台等活动也存在一些违规举办的问题,影响了基础教育生态,人民群众反应强烈。
《方法》明确需要,对这类活动要参照《方法》进行管理,各地要加强查处工作力度,打造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基础教育范围的各类活动,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方位进步打造好环境。